2000年5月19日 星期五

專訪:高明輝 會長(北科大校友會名譽會長)談北科大的環境與生活

◎北科大空間歷程與意義/系列報告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前:工業講習所、總督府工業學校、台北工業職業學校、台北工專)

採訪/整理:謝明哲
原始網址:
http://www.cc.ntut.edu.tw/~wwwau/graduate/master/8806/88-2-A6/88-2-A6.HTM

(徐裕健 教授 指導)

採訪時間:2000.5.19 15:30
採訪地點:北科大校友會館五樓 高會長辦公室


高明輝 會長

1.就讀背景

我是在昭和5年(1930)進入台北工業學校(註:1923年改名為:台北州立台北工業學校)就讀「本科學制」的建築科,昭和10年(1935)畢業,共讀了五年。

要考我們學校非常不簡單,需要唸完兩年的高等小學,畢業後才能報考。當時建築科的學生,日籍生大約是150多名錄取23名,台籍生則是300名只錄取3名。因為全省最優秀的老師幾乎都在台北,所以台北的學生也較容易考上,有些中南部上來的,讀了兩次高等小學、考了兩三次都還不一定能考得上。

我們學校是台、日籍同學一起上課的,上課全都使用日語、看日文書。學校「本科」學制正常的是五年畢業,每屆有三班,共十五班,但是因為學校要求很嚴,所以留級是很普遍的,能夠六年畢業就算是很優秀了,記得最高紀錄也有念到九年才畢業的。

當時另外也有兩年制的專修科,每屆五科合在一班,上專業科目時才分開上課。

2.校園及週邊環境

學校附近當時沒什麼房子,周圍都是農地。校舍則集中在一起,主要分為操場(圖E區)、教學/工廠區(圖N、P區)、和學寮(圖M區)…等。其中正對校門的那一排二樓房子,一樓是辦公室,中間入口一進去,旁邊就是校長室,那裡掛了一幅日本天皇的肖像,大家經過時都要敬禮(圖G區)。

▼1925年,工業學校配置圖
底圖來源:〈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台灣地形圖〉,台北:遠流,1999

配置圖說明:

A.南下鐵路月台:往樺山、台北車站(台北駅)
B.北上鐵路月台:往松山車站(松山駅)
(註:本站應為華山貨運車站(樺山貨物駅)再北上(東方)一站,即北台北車站(北台北駅),戰後改名為新生車站)
C.臨:縱貫路(今:八德路)校門橋外麵攤
D.日新橋,通往正校門
E.打野球(棒球)的前操場、測量基準點
F.游泳池
G.二樓木造辦公室,一樓有校長室、天皇肖像
H.室外網球場
J.室外網球場三座
K.室外蓋頂的相撲場地
L.劍道、柔道館;浴室
M.學寮(宿舍)
N.教室
P.實習工廠
Q.新闢操場。橄欖球、野球、運動會場
(開闢忠孝東路後即拆除)
R.與瑠公圳(今:新生南路)之間的農地

就我所知,工業學校的校舍包括現在當校史館的「紅樓」都在大正5年(1916)之前,也就是創校的五年內就大致完成了,現在還保留的就只剩下校史館跟舊的建築科教室。校史館以前只是間書庫,與它銜接著的一棟木造房屋就是當時的圖書館,是為了紀念昭和天皇執政而興建的,我們經常到裡面看報紙,不過現在也都拆掉了。1930年學校發生火災以後,就在現在還保留著的建築科舊教室的位置,先重蓋一樓,本來已預留柱頭預定要再蓋二樓,但因戰爭缺乏資材,就沒有再繼續往上蓋了。一直到光復前,都只是局部的增修而已。

以前學校的校門在現在的八德路這一邊,當時那一條路是台北、甚至是台灣的主要道路,叫做「縱貫路」,路上早期有麵店和文具店。從縱貫路進入校門之前要經過一座木橋,橋名叫「日新橋」,是唯一的校門(圖D區)。圍牆則用木樁釘在地上再纏上鐵絲網,高達6尺,比人還高,環繞整個校區一圈。

校門內的校庭裡還有一座海拔14.47m的測量基準點。瑠公圳旁有兩排柳樹,風景很漂亮,水深大約2~3尺,裡面還有鱸鰻(圖R區)。但這是並不是下課後唯一的去處,因為那時學校周邊都是一片空曠,可以活動的地方到處都是。

3.住宿同學生活

學校裡面設有宿舍,但是住校的學生大概只有1/3到1/4左右。住北部的人大多回家住;中南部的學生如果不是住在親友家,就是在外面幾個人一起租房子。我知道很多人在大稻埕一帶租房子住。

上課時間內全部都在學校裡,不能自由外出,只有土木科的同學可以藉著測量的機會到外面去走走。住宿的學生都住在學寮中(圖M區),一到下課之後,教學區和工廠就全鎖上,禁止學生過去。

吃飯多半都是帶便當比較多,南部上來的也會自己準備便當。另外印象很深的是校門大橋外的麵攤,是附近唯一的一家(圖C區)。我們台籍和日籍同學都會一起跑到那裡去吃麵,3分錢一碗切仔麵,5分錢就加一些肉片,1角的是煮麵……都很好吃,學生餓了就會到那裡去,到現在還非常懷念那個味道。

4.生活教育

雖然我們是一所工業學校,但是學校並不只重視技術教育,認為那樣不足以成為一個完整的「社會人」,所以還要同時學習:經濟、法律、公民…等其它的課程。

老師非常的權威,而且很多風紀老師不只管轄自己學校的學生,而且在全台北到處巡邏。像我們同學在校外偷偷抽煙、打架或是做什麼違規的事,不管哪一所學校的老師都可以把你叫過去教訓一頓,然後登記名字通知學校處理。

在做人的道理方面,我還清楚地記得日籍公民老師、校長在我們畢業前的最後一堂課,教導我們對待女人的道理,他把女人分為三種:1. 別人的女兒:不打算結婚就不要交往,交往就一定要有結婚負責的準備。2. 別人的妻子:絕對不能動任何念頭。3. 公娼:同一位不能光顧超過三次,以免產生感情,破壞原來單純的關係。

由此可見老師不僅注重技能方面的學習,更實際地注重學生「做人」規範方面如何實踐。

在學生間的關係,則是非常強調「先輩」的觀念,老師和學長隨時都可以教訓學弟。路上騎車碰到學長一定要先敬禮,然後學長再回禮,否則學長當場就給你一耳光,被打完後學弟還要記得敬禮感謝學長的教訓,等學長說:「可以走了」才能離開,不然就叫回來再打一次。

「先輩」雖然這樣嚴厲,但是學長對學弟就好像疼自己兄弟一樣,教訓也是為了不讓你犯錯。學生偶而打架,也是打完就算了,不像現在這樣還會記仇報仇。那種「人情」的氣氛很濃,令我們感受到一份真正的關心,實在是一段美麗的回憶。

5.校長

當時的校長是瀧波校長(註:瀧波惣之進),他是大阪人,離開本校後到現在的台南成大當教授,已於昭和13年(1938)病故。當時能夠念本校的日籍同學家裡已經都有不錯的背景,自己就可以找到好工作,並不需要特別的幫助。所以瀧波校長雖然是日本人,卻常常主動幫助我們台籍學生,尤其是畢業後幫忙安排較好的工作。

有一次我和一位日籍同學在休息時,走到位於現在忠孝東路旁的工廠煙囪下(圖P區)。那位同學一時興起,就沿著煙囪的爬梯想要爬上去看風景。後來被人看見以為他要自殺,瀧波校長還在下面勸了好久,我和其他同學躲在旁邊笑得肚子都痛了。

後來的千千岩校長(註:千々岩助太郎、千千岩助太郎),也是我們建築科的「教諭」。他在台灣期間對原住民的住家做了很多基礎調查,著有「臺灣高砂族住家之研究」一書,是一位工業博士。光復後還曾經回來母校十五趟之多,都是我們老同學陪他參觀,那時的校長和學生之間都建立著很深的感情。

6.軍事教育

為了訓練學生的男子氣概,學校也有一些軍事訓練的活動。像是體操,還有一些軍事操,但實際花費時數並不很長,大約每週各兩小時左右。春、秋兩季也都有軍事操演活動,在校門口內側還設有槍庫和彈藥庫(圖D區)。

訓練場地剛開始是在校門入口旁的操場(圖E區),後來在現在忠孝東路的地方闢建了新操場(圖Q區),才將出操的地點改到新操場。而且為了訓練學生,新操場也是我們學生自己開闢的,用自製的滑輪來整地運土,大家一起在那邊又拖又拉,完工之後還曾在那裡舉辦過運動會。

7.交通

那時我是住在樹林的家裡,每天搭乘火車來回樹林和台北上下課。早上5:30就要起床,走30分鐘到車站、車程大約也要30分鐘、走到學校又花了30分鐘,每天都趕著8:00到校上課,夏天則提早到7:00上課。光是一趟就要花一個半鐘頭。一些同樣通勤的同學也是搭火車上學,我們都是買學生月票。學校的那一站位於校門口外的馬路與鐵路交叉點附近,因為是在「台北」站的下一站,所以站名叫做「北台北」站(圖A、B區)。我們搭火車時間都算的很準,如果15:30下課就搭15:55的火車;如果16:30下課就搭16:37的火車,因為時間很趕,所以只要把月票給站務人員看一下,然後直接從收票口跳進月台。要是時間趕不上,就要走到台北站去搭車了。

在校外租房子的同學多半都是住在大稻埕,從大稻埕到學校車錢一趟要8分錢,比吃一碗麵5分錢還貴,所以大部分都還是走路或騎腳踏車。

8.課餘生活

我們那時功課是很重的,學校課程內除了安排體操以外,並沒有其他的活動。但是自願性的社團運動就比較多,有時下課後還會留下來玩個一個多鐘頭。球類像是:網球、桌球、野球、橄欖球……等。剛開始都在校門口內的前操場打野球(圖E區),後來橄欖球需要場地較大,就移到現在忠孝東路上新闢的操場去打(圖Q區);校舍之間則有數座網球場(圖H、J區)。

或其它像:柔道、劍道、相撲,都被認為才是屬於男人的運動,也都有活動的館舍(圖L區)。教室之間有座戶外相撲場(圖K區),操場邊還有一座游泳池(圖F區),不上課的時間也可隨時去游;有一次一位教職員的三歲小孩掉到池裡,一旁的許多同學馬上就跳下去把他救上來。

學校中不管球類或其它運動,都有專門的老師擔任教練。但是像籃球、排球這些則都認為是屬於女人的運動,在我們這所男校裡是會被恥笑的,只有一些女校或師範學校的女生才會有人玩。

學校也曾在我們學生自己闢建的操場(註:位於現忠孝東路上,已拆除,圖Q區)舉辦全校運動會。我們在會場炒了一大米粉,日籍同學非常愛吃我們做的米粉。

9.工業學校的發展

日本早期全國只有十六所公立「工業學校」,這些學校在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分別擔任了非常重要的職務。像著名的「零式戰鬥機」就是由年僅32歲的工業學校畢業生設計的,比美軍的「P51型」還要進步,是當時世界最頂尖的戰鬥機。當時日本的工業技術並不輸美國人,最後其實是輸在人口和資源。

十六所「公立高級工業學校」的分佈,大概是在九州、四國、韓國、台灣…等每個島上各設一所。而本校在瀧波校長帶領之下,要求非常嚴格,像我們都要修高等數學、自己做結構計算。後來本校於全國工業學校評鑑中力拼第二名,學生素質甚至高過日本本島。

到了我三十歲左右,正逢戰爭期間。為了培養更多人才,台灣的工業學校從民國21年到34年之間的十餘年內,陸續在台中、高雄、花蓮、新竹、嘉義、彰化…等地設立,很快就增加到了八所,同時也有私立的學校,像是開南(註:當時為「台灣商工學校」)等等。

10.升格
 
離我們學校較近的是現在的中山女中(註:前台北州立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同學下課後追女朋友,也都以她們為心目中理想的目標。不過她們都比較喜歡嫁給醫生或老師,比較看不上我們這一群穿著「打鐵仔衫」的「土牛」。

我們和現在的建國中學(註:前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學校)、北一女(註:前台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本來都是同樣屬於中等學校。後來經過我們校友在民國37年前往南京爭取之後,順利的升格為專科,是這些中學裡唯一升格的一所學校。這正是關鍵的一步,為後來繼續升格為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奠下基礎。民國88年時,教育部的吳次長曾在公開場合當著各大學的校長面前,肯定本校為科技大學的龍頭,這全都要感謝當初那些校友的眼光及努力。

11.建築科系

我自己是從建築科畢業的,但是學校在民國42年取消了建築科,把建築改成土木科及工業設計科當中的建築組。

後來建築業比較景氣的時候,在許多建築科畢業的日本校友,和當時張文雄校長的爭取下,才又在民國76年恢復單獨設建築科。

12.爭取校地

學校在週邊道路開闢後分成了幾區,除了主校區之外,其它部分一直有被佔用的困擾。工專新村校地原本規劃為運動場,卻長期因教職員宿舍無法遷離而不能動工,到現在全校已經有一萬名學生,都還沒有一個像樣的運動場可以活動。我在校友會時為了這件事,也主動和工專新村的教職員協商搬遷問題,目前已經獲得了解決。

而忠孝東路對面,原宿舍區的那一部份校地,還有省圖書館(今:八德路、新生南路口,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的撥用……等等的問題,幾年來也陸續處理完成了。

13.校友會

我從民國66年11月回來參選校友會幹事以後,才開始投入校友會的工作。民國67年校友會長過世後,就由我開始接任會長。到現在的終身名譽會長,算算也二十多年了。別的不談,像我身為會長,為了不要讓學校沒有面子,從最早的1600c.c.到現在4500c.c.的凱迪拉克,二十年來共換了五部車,光算每個月司機四萬塊,二十年司機費就近千萬了。所以校友會這邊其實都是義務奉獻的工作,

民國60年大學與專科分別招生以後,是本校最低潮的一段時間。校友會為建立本校的學術地位,在民國70年慶祝建國建校70年的時候,在大禮堂跟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圖D區)舉辦全國史無前例的「當前工業技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最佳的學者、專家主講。之前沒有一所學校曾經辦過那種大規模的活動,引起國內很大的重視。

另外最值的驕傲的是我們校友的向心力非常地強,尤其已畢業數十年的日籍校友還會回到母校慶祝校慶(註:民國70年,日本籍校友五百多人返校慶祝校慶),這是連台大等學校都沒有的,真的是本校最大的光榮。

其它就連我們的校史,也是由校友會負責編纂的。校史已經編到民國83年,並且已經出刊了,目前正在整理後續的部分。學校裡一些歷史性的文物資料,如早期校舍上拆下來的建材,也都是由我們這邊保存下來再放到校史室的。但是一些值得驕傲的校史重要物品,像日本時代的校旗、優勝旗…等都遺失了,其實是我最捨不得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