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23日 星期二

專訪:蕭梅 教授(北科大建築系教授)談台北科大的環境與生活

◎北科大空間歷程與意義/系列報告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前:工業講習所、總督府工業學校、台北工業職業學校、台北工專)

採訪/整理:謝明哲
原始發表日:2000.5.23
原始網址:
http://www.cc.ntut.edu.tw/~wwwau/graduate/master/8806/88-2-A5/88-2-A5.htm

(徐裕健 教授 指導)
第一次採訪時間:2000.5.19 9:30
第二次採訪時間:2000.5.23 16:30
採訪地點:北科大設計館六樓節能實驗室




蕭梅 教授﹙採訪者/拍攝﹚


 
1.背景
 
我是民國49年從成功大學的建築工程系畢業。在念大學期間,就已經利用寒暑假在事務所實習。因為我父親只是個公務員,無法負擔我到南部工學院唸書,所以費用必須靠我自己去籌。

大三那年本來我很想到王大閎先生那邊實習,但他那邊是沒有實習費可領的;剛好趙國華先生的事務所需要一位看結構計算書就能畫出漂亮結構施工圖的人,而且待遇不薄,一個暑假可以領到一千元支票。在一個月伙食費只要40元的當時來說,一千元就可以過一年。所以我就上午在王大閎先生的事務所、下午在趙國華先生的事務所實習了。

那時我負責的是趙國華事務所的台大體育館結構圖的繪製工作。趙國華先生後來擔任台北工專的校長,我也是經由他才到台北工專擔任教職。
 
成大畢業後曾在基泰工程司工作,這是一家從大陸過來的公司,主持的「關、朱、楊」(關頌聲、朱彬、楊廷寶)三位都是著名的人物,像楊廷寶就曾經擔任過大陸的中央大學建築系主任。
 
之後我又到東海大學擔任助教,當時的助教也必須負責授課。我開的課是「中國建築史」,後來蒐集全台灣的民居案例,編成了一本「台灣傳統民居建築」,由燕京哈佛學社出版。
 
2.任教省立台北工專
 
民國55年我到省立台北工專教書,是在土木科之中的建築組。因為當時土木科的汪申教授剛好是我伯父留學法國的同學,而趙國華校長也是舊識。我到台北之後不久就結婚了,我的先生在南港中研院工作,便一起居住在南港的宿舍。
 
到台北工專後不久,學校就因為美援增加科系,而將建築組從土木科中分出來,與新成立的產品設計組聯合成工業設計科(註:民國55年8月)。工業設計科最早由趙國華校長兼代科主任,然後是汪申、高敬忠、我(蕭梅)、李薦宏……等人。

到了李薦宏當主任的時候,建築組才單獨分出來成為一個建築設計科(註:民國76年恢復設立建築設計科),工業設計科則分為產品與家具組。
 
獨立後的建築設計科最早由黃定國老師擔任科主任,後來陸續由我(蕭梅)再接任一年,然後是宋立垚老師與現在的彭光輝老師。
 
3.交通
 
剛到台北工專教書時,我是和先生住在南港中研院,記得每天都是搭指南客運的公車到學校。當時車子班次很少,一班大約兩個小時,都需要算好時間到站牌,然後沿著中正路(註:今八德路)到達學校中正路的大門,回家也一樣是搭公路局車。









照片:民國48年國慶,中正路(今八德路)校門、「工專之橋」,
資料來源:〈建校七十七、改制專科四十週年專輯〉台北:台北工專,1988




 
現在學校前面的忠孝東路以前還未開闢,周圍只有中正、仁愛和信義路。傳言當時的市長曾向主管本校的省政府教育廳爭取改隸為台北市市立,但是教育廳認為本校學生有許多是來自中南部,所以不表同意。於是市長便以需要在校園內開一條道路,若不開馬路則「不忠不孝」為由闢建了忠孝東路,之後中正路才配合改名為八德路。
 
4.校園周邊環境與生活
 
早期學校有許多教職員是住在學校提供的宿舍。例如後來興建的操場上,早期也曾有單身宿舍(圖A區)。再往現在工專新村那邊則是帶有家眷的日本式宿舍和一些違建(圖C區)。中間的部分(圖B區)後來就逐漸發展成一個黃昏市場,許多賣菜、賣肉的都有,住在那邊宿舍區的人也比較方便。



工專配置圖:依民國54年畢業紀念冊描繪


 
在中正路校門外附近也開了許多店,像是:服裝、皮鞋、褟褟米…等(圖G區)。印象最深的是汪申(註:土木科主任,民國41年曾任代校長)當時也曾在中正路的西裝店定做過西服,問他為什麼不到衡陽路去做,他說:「衡陽路那邊都是幫董事長級的人做衣服,肚子做得大大的,不適合我」。

另外我還記得當時中正路校門旁有一家「天橋飯店」(圖G區)很不錯,我們老師幾乎都在那兒吃飯,像是廣州燴飯之類的。
 
學生吃飯則多半到新生南路對面的巷子裡(圖F區)吃中飯,那邊巷子裡小吃店很多,像是炸醬麵…等等,多半都是學生去的,老師較少。後來學生宿舍(圖D區)內也設有學生餐廳,宿舍旁(圖E區)也有一些住家自己開的小吃店供應學生。
 
在民國六十多年的時候,學校北側還有華山車站,也有一些配合貨車轉運的調配站、倉庫…等等。
 
5.校園內部環境 
現在因為學校外面的房子陸續蓋起來,所以學校內的建築物必須建立自己的地標。但早期外面都還沒什麼房子的時候,對學校最主要的地標印象不是來自於大禮堂或是工廠的煙囪,而是整個學校建築群。在整片農地裡看到「稻田裡的那一群房子」,就知道那是我們的學校,那種地標的感覺是整體的。
 
校園建築在感覺上並不是「秩序」,而應該說是有一種「純樸」的感覺。一些空地上種著一些大榕樹,還有許多草皮。建築物也不是很單調的一整列,而是有許多凹凹凸凸的地方。一些磚造的老房子牆面上有一圈一圈很漂亮的磚拱,也都有很精緻的細部,如窗臺、線角…等等。

步行時透過廊道可以把整個校園的建築物都串連起來,那種環境跟尺度是很親切的。



照片:約1930年代「工業校」鳥瞰圖
資料來源:〈建校七十七、改制專科四十週年專輯〉



 
6.校園生活
 
剛開始到台北工專的時候,只是有課的時候才到學校來上課。後來當了科主任以後,就比較需要固定的時間待在學校。
 
學校每天早上都在操場(圖A區)舉辦升旗典禮,但是參加升旗的時間是由各科輪流,所以學生並不是每天都必須參加升旗。
 
塯公圳還沒加蓋以前,新生南路風景還不錯,但是好像沒有很多學生待在那兒看風景。以前的學生都很用功,下課或放假也會到學校。像吳增榮校友,放假時也會留在素描室裡認真地畫畫。
 
學校在美援那段時間,在李國鼎支持下成立了工業設計組、也蓋了工業館大樓(註:位於今設計館,已拆除)。可是後來工業館內因為工業工程和工業設計科一起合用,空間開始顯得不足,有一段時間建築組就曾經移到紡織大樓(圖J區)去上課。
 
那時紡織大樓北側的塯公圳尚未加蓋,北岸(圖H區)有些房子都懸挑蓋到塯公圳上方,屋頂只是一些簡陋的斜板。有一次那一帶的矮房子發生了火警,當時我們在紡織大樓上課的同學就直接從教室跳到對岸的斜屋頂上幫忙救火救災,真是令人難忘。
 
7.學生特質
 
我自己從成大畢業,也曾在東海教過書,和我們以前的台北工專比較起來,三所學校的學生特質是很不一樣的。感覺上成大學生較「務實」、東海較「理想」、工專則都是「實行家」。
 
念成大時,學生北部人、南部人、和僑生大約各佔三分之一,同學感情很好,到現在同學有病痛都還會輪流去照顧,跟完全靠外勞來看護是差很多的。

成大學生特點是在實務或計算的能力都很強;東海的學生就比較注重美學、邏輯方面的思考;我們工專的學生則是非常純樸,尤其懂得充分運用身邊既有的現成資源,馬上就開始「動手做」了,不會一定非等到有什麼設備才行。

有一次我要做一場簡報,當時既無電腦又沒有影印機,擔任助教的工專校友就把幻燈片投影到感光的曬圖紙上,再畫成大張的海報。設備雖不夠充裕,但腦筋真是非常靈活。
 
現在我們也升格為大學了,但是我們旁邊的光華商場仍然都還在賣電腦,要想想他們為什麼會在這裡開店?我們旁邊這條新生南路底的台大,也有電機系、甚至電機學院,他們學校旁怎麼沒有那麼多電腦店?

反過來看台大旁邊有很多的書店、咖啡店,是因為人家有文、法…等不同的學院,互相交流,就自然有那樣的生活方式產生。我們的學生下課後比較少留在學校裡,就比較沒有咖啡廳這一類的需求了。
 
8.校園現況
 
學校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校園和外面都有很大的變化。最早是電子和電機館大樓的落成,在整個校園都還是一、二層的木造、磚造校舍當中,這一排三層樓的大樓是很壯觀顯眼的,我也曾和同學們選擇在那裡拍合照。不過在校內外其它新房子陸續出現之後,就變得普通了。



圖:左棟為電子和電機館大樓,右棟為工業館大樓(已拆除),前為新生南路塯公圳。
資料來源:台北工專畢業紀念冊,1970




 
外面大家都在進步,我們總不能都還是老樣子。現在沿著忠孝東路這邊的新建校舍都比較高,不過靠近新生南路那一側比較低,整個校區還不太平衡。未來中央圖書館那塊地如果歸給學校,和學生活動中心一起也合蓋成大樓,可能就會比較好了。
 
9.校園未來
 
我孩子在哈佛唸書,那邊校園環境和波士頓的街景品質、氣氛都很好。汽車只走大路,小路沒有汽車。人行道很寬,路上鋪的石塊很厚、很踏實,感覺就很幽靜。哈佛Square的品質就是這麼建立的。
 
其實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停車,從兩個校門進來都看到整排車屁股,感覺怎麼會好?應該把車都停到地下,管線和機電設備也全面地下化,集中規劃到校內的兩條大路下面,直接服務各大樓而不要分散個別設置,這樣才容易與「科技」結合。

有同學建議把中正紀念館前面抬高成一個舞台,作為兩個校門入口的端景;我也覺得地面上要多設一些廣場、綠地,除了爬藤外也該多種點樹;各大樓之間多設一些空橋交錯串連,這樣子各系同學的動線和視覺、生活就都可以互通了。
 
民國70年左右也曾讓同學在設計課裡討論過我們學校規劃的構想。那時校園北邊的民地上(圖H區)都還是平房,我們就建議拿忠孝東路對面的校地來和他們換,這樣學校基地不但可以變得很完整,而且從忠孝東路進來的軸線可以加長深度,直接通到八德路。

我曾經拿這個構想的模型向學校做過簡報,但是後來那些民宅陸續翻修重蓋,這個構想就更不可能實現了。



圖:「台北工專校區規劃」理想組模型
資料來源:蕭梅老師/提供




 
以我們自己系館來說,感覺內部公共空間都還未充分發揮,目前的使用應該可以更有情趣一點。改善校園也許應該先從系館開始吧。
 
10.風洞實驗室
 
民國七十年間,我在自家屋頂上與工設科同學、助教合力架設一座自製的太陽能熱水器,以及為內政部營建署委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研究編寫「台灣省節能建築引進OTTV之計算法」及「住宅建築節約能源手冊」。
 
現在我們系裡設有低速風洞實驗室。當初我向國科會申請設置時,因為許多大學設置風洞實驗設備後都沒有發揮功用、造成浪費,而使風洞申請變得很困難。後來便以「社區建築通風節約能源實驗」的名稱申請。

又因為我們是工專,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做,部分和市立南港工職冷凍科的陳聰明主任合作,以補助材料費及工讀費為主,才獲得批准。
 
設置風洞因為涉及風管、馬達、溫濕度控制…等因素,所以由市立南港工職冷凍科負責兩端的進出風設備,工業設計科負責製作木製風管,由民國72.4.10到73.6.30才完成,風管後來也已從木架改成鐵架,目前作為教學使用。



圖:北科大設計館六樓「節能實驗室」之低速風洞及電腦、模型



 


蕭梅 老師與採訪者 於低速風洞前

沒有留言: